搜索: 
>> 首页 > 资料 > 王凯运

王凯运

王凯运

人气:-基本资料

姓名:王凯运

自号:湘绮老人

出生地:善化(今长沙)

出生日期:1833年

逝世日期:1916年

职业:教育家、文学家

代表作品 《礼经笺》、《礼记笺》、《春秋公羊何氏笺》等:《礼经笺》《礼记笺》《春秋公羊何氏笺》等

重要经历:咸丰七年,乡试中举

主要成就:笺注群经

人物介绍

  王凯运阅历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王凯运应童子试,次年入长沙城南书院。道光三十年入县学,有文名。咸丰元年(1851)与邓辅纶兄弟、龙汝霖、李寿蓉成立兰林词社,有“湘中五子”之称。咸丰六年,注《今古文尚书笺》,宗公羊学。咸丰七年,乡试中举,与曾国藩将领交往,自许霸才,睥睨天下,咸丰九年,入京会试不第,寓居法源寺,受户部尚书肃顺赏识,聘为家庭教读,并约为异姓兄弟,“采取言论,密以上陈”,优礼有加。祺祥政变,肃顺被杀,他避居各地,退而博览诸子,笺注群经,并撰《祺祥故事》为肃顺辩。同治元年,入曾国藩幕,虽参与谋划,而所义多和睦,遂离去。同治四年(1865),由长沙移居衡阳西乡石门,专事著作。光绪元年(1875),应曾纪泽之请修纂《湘军志》。次年,住宅毁于洪水,在长沙营盘街始建湘绮楼(光绪二十七年复建湘绮楼于湘潭县云湖桥山塘湾)。后应四川总督丁宝桢之邀,于光绪四年冬至成都,掌管尊经学院。尔后八、九年,往来于湘蜀之间,从事讲学和著作。

光绪十二年,离川返湘,先后主讲长沙思贤精舍,任衡州船山书院山长。光绪二十八年,主讲南昌初等学堂。光绪二十九年,为江西大学堂总教习,上书支持改学制,惹起江西各界不满,遂辞职,为巡抚夏时幕客。其时,与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彭玉麟等先后交往,或通问侯,或论政事,所提方略都未被采用。光绪三十四年,清廷授翰林院检讨加侍读衔。中日甲午战争中,得知李鸿章勇往直前,曾致信晓以大义,“误国之罪,谁执其咎?”表现出爱国的正义感。关心官方疾苦,对太平天国起义以来统治者祸国殃民,生灵涂炭之惨象,曾作《独行谣》、《盐井歌》、《圆明园词》,予以真实反映。又在《与曾侍良言兵事书》中说:“劝捐之局,踵贼去来,来不能拯,去又绳之”。引里谚曰:“官官相为,官高者贤,但闻蛮官,不闻蛮民”。又说

:“夫盗贼者,贫民之变计也”;“寇势愈张,官力愈弘;公局愈兴,民困愈穷”。

  宣统三年(1911)以乡试重逢,中举,特加翰林侍讲衔。引为光荣,作诗以纪。民国元年(1912),作《悲愤诗》2首。民国2年被举为湖南孔教会长。次年,应袁世凯之请,任国史馆长。后辞归,致书袁世凯,劝不用称帝,作诗“谁知窃国人,征书到沧州”。但他是以袁窃国于清,而持异议,并于西宛题门联:“民尤是也,国尤是也;总而言之,统而言之。”后有人区分续语:“何分南北”,“不是东西”,传达甚广。他昧于时代潮流,终生不剪长辫,但支持外来侵略。

  王凯运诗文悉本诸经

  效法汉魏六朝体。常说:“文不取裁于古,则无法;文而必摹于古,则亡义”。文章以叙议见长,作风高古,文词丽。诗有拟古倾向,以七言歌行成就最高。以“百年成毁何匆促,四海荒残如在目。丹城紫禁犹可归,岂闻江燕巢林木”。写圆明园之兴废,反映清王朝之衰落。从诗作总体看,较少理想生活内容。著有《湘绮楼文集》26卷,《外集》2卷;《湘绮楼诗集》18卷,《外集2卷》;《湘绮楼词钞》1卷等。

  他精研经史,旁涉方志。讲学著书时期,修纂《湘军志》16篇,《桂阳州志》17篇,《衡阳县志》10篇,《安东县志》7篇,《湘潭县志》12篇等。《湘军志》诋太平军为匪寇,溢美湘军战功。但敢直书,在《曾军后篇》中说:“且言江宁锄货,尽入军中”;《营制篇》说:“故将五百人,则岁入三千,统万人,岁入六万金,犹廉将也”。因此惹起湘军将领不满,发作毁版风云,然生徒将其刊印,传达至今。

更多.在线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