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处时代:南宋 出生地: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 出生时间:1133年9月15日 去世时间:1180年3月22日
本 名:张栻
别 称:南轩先生,张宣公
字 号:字敬夫,号南轩
所处时代:南宋
民族族群:汉
出生地: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
出生时间:1133年9月15日
去世时间:1180年3月22日
主要作品:《张南轩公全集》《南轩文集》
主要成就:创办城南书院,与朱熹
张栻(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字敬夫,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号南轩,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人,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
生于南宋高宗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南宋孝宗乾道元年(1165年),主管岳麓书院教事,从学者达数千人,初步奠定了湖湘学派规模,成为一代学宗。南宋孝宗淳熙七年(1180年)迁右文殿修撰,提举武夷山冲祐观。其学自成一派,与朱熹、吕祖谦齐名,时称“西北三贤”。孝宗淳熙七年(公元1180年)逝世,享年四十八岁。
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张栻为南宋“中兴”贤相张浚之长子。以父荫补右承郎,先后知严州(今属浙江)、袁州(今属江西)、静江(今属广西)、江陵(今属湖北)诸州府,在野曾充侍讲,后进直宝文阁。绍兴三十一年(1167)于碧泉书院从胡宏受业,胡得之甚喜,为湖湘学派主要传人。曾创立善化(今长沙)城南书院,掌管岳麓书院,并先后在宁乡道山、衡山南轩、湘潭碧泉等书院聚徒讲学,声名极一时之盛。其弟子胡大时、彭龟年、吴猎、游九功、游九言,皆为湖湘学派之巨子。政治上誓不与秦桧为伍,力主抗金,学术上虽承二程,但有别于程朱而又异于陆学。朱熹称其“学之所就,足以名于一世”,并述他受其深入影响说:“余窃自悼其不敏,若穷人之无归。闻张钦夫(即张栻)得衡山胡氏学,则往而从问焉。钦夫告予以闻,余亦未之省也,退而深思,殆忘寝食”。《宋元学案》作者黄宗象称理学中“湖湘学最盛”。教育方面写有少量学记,提出办学的主张,说“岂特使子群居佚谈,但为决科利禄计乎?岂特使子习为言语文辞之工而已乎?盖欲成就人才以传道而济斯民也”。支持学校成为科举的附庸,主张以儒家的政治伦理去教育和培育修齐治平的人才。在教育方法上亦提出“为之则有其序,教之则有方。故先使之从事于小学,习乎六艺之节,讲乎为弟子之礼,而躬乎洒扫应对进退之事,周旋乎俎豆羽仑之间,优游于弦歌诵读之际”。以为学习必需墨守成规,“使学者知夫儒学之真,求之有道,进之有序,以免于异端之归”。支持学习上的好高骛远,在学与思的效果上,主张“学思并进”,在其主教岳麓书院时期,以此躬行实际,影响甚著。与朱熹、吕祖谦齐名,史称“西北三贤”,卒谥宣公。著有《南轩易说》、《孟子说》、《论语解》、《南轩文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