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国宝”的前世今生,分享节目创作的“台前幕后”,由央视纪录频道《如果国宝会说话》节目组和全国多家博物馆联合推出的暑期“青少年走近国宝”活动,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央视新闻新媒体全程网络直播。前三站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河北博物院、四川博物院与三星堆博物馆的活动,共吸引近200万人观看互动。主创与文博工作者的很多国宝探秘分享给青少年和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很多网友都表示:“了解到好多以前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很赞!”“在家门口几十年都没有去看过,要好好去博物馆看看了”。
“超越想象”:一百个孩子眼中有一百种国宝看法
“你看到我开怀大笑,那是因为,我很严肃。”击鼓说唱俑头戴小软帽,绕头长巾在前额打了个花结,它耸肩执鼓,夸张表演得意忘形,眉飞色舞的神情里仿佛能看到曾经台下喧嚣热闹的观众。在四川博物院的直播活动中,导演崔宇分享了说唱俑的嬉娱人生创作理念:“包括战国宴乐攻战纹铜壶等很多集节目在内,《如果国宝会说话》的风格和历史观,与之前的纪录片是有些不一样的,轻叙事和超越想象是关键词”。
同样的“超越想象”主题,在三星堆博物馆体验互动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参与活动的小朋友七嘴八舌,大胆想象三星堆国宝的“前世今生”。在一尊额前和两鬓都有方孔的青铜人像前,小朋友们脑洞大开,猜测人像额前方孔的用途:“可能是类似于电影中印度人额头上的符号,表示身份地位的”,“也可能两边的方孔是绑绳子的,中间的就是生下来的胎记”,“还有可能是大海淹没村子的时候,这个方孔可以吸收洪水”……观看直播的网友被体验小朋友逗乐了,纷纷表示:“真是一百个小朋友眼中有一百种国宝看法”。
大胆想象,小心求证,这是文博工作者国宝考古的准则之一,也是《如果国宝会说话》节目组创作的准则之一。在四川站,青少年们和网友在直播活动中收获了丰富有趣的知识和满满的想象,更打开了更多人通往国宝的“好奇之门”。
“中华第一灯”:令人叹服的智慧、礼仪、审美集大成
时间似光,生命如烛。一盏来自汉代的灯,通过它看似不起眼却暗藏玄机的构造,我们仿佛看到了它曾经照亮过的时代。被誉为河北博物院“镇院之宝”的长信宫灯,宫女梳髻覆帼,跣足执灯跽坐,细长的丹凤眼流露出恬静与敬畏,严整通体的曲裾深衣,代表着汉代严遵礼教的着装特色。她的眼神、服饰、体态,处处在“诉说”着礼仪;浑然一体却暗藏玄机的灯体结构,展示着汉人超前的环保理念和独特的审美趣味。
在河北博物院,观众通过直播活动与纪录片的内容互补,见识到了更为完整也更令人叹服,把智慧、礼仪、审美集大成的“中华第一灯”——长信宫灯的奥秘。“我们觉得文物和文明离我们并不是很遥远,它一直在我们身边。古代人和现代人区别也没有那么大,通过接地气的方式,想吸引更多人关注我们的文物。”节目主创在谈到海报与直播活动的表现形式时表示。
在西安临潼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体验者和观众除了领略铜车马的写实和跪射俑的谦卑,更是被文物修复坑的“秦俑医院”所震撼。
体验青少年发现很多兵马俑都是“单眼皮”,文物工作者从修复角度回答了这个疑问:“它最底下涂了一层漆,所以其实是不能从视角的角度来看。修复文物首先进行的就是问诊,需要我们做进一步的化验,化验完了以后,就要‘对症下药’制定一个方案:需要治疗的治疗,需要打针的打针,需要做手术的做手术。但是因为它是国宝级的,有了方案要必须经过国家审批,才能够动手,没有这个方案我们是不能随意动手的,‘药方’就是这个方案”。
通过亲身修复模型,近距离观察文物工作者修复文物,体验者感慨表示:“修复陶俑的过程非常快乐,而且修复好了之后很有成就感。在这过程中真实感受到了专业修复人员工作的艰辛。秦代工匠把那么多的陶俑烧制出来,排列好,每个细节都做得很精确,真的是一件非常伟大的工作,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
《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7月底播出,将“话筒”和“舞台”给了国宝,以全新的纪录片创作理念,结合丰富的高科技手段还原历史的丰富多彩。节目的播出,让更多年轻人在发现并开始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生命力,在汲取优秀文化养分的同时,自觉成为传承中华文化的践行者。
正如人民日报对节目的评论:100件文物,100个故事,100种表达,在5分钟里闪转腾挪出多样的视听感受,与其说是“说话”,不如说是“对话”,和秦汉唐宋来一次深度互动,为我们感知历史打开一扇门。从线上到线下的文化传承不仅彰显了当代青年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自信,更激发了更多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好奇心和创意,使他们自觉成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主力“粉丝”。
正在进行的“青少年走近国宝“活动,又真正带领青少年进入博物馆,吸引更多人爱上美好中华。今天下午16:30,节目组将走进南京博物院,继续国宝之旅,和青少年一起探索更多国宝不为人知的故事,敬请期待!